雖然現在還沒有入冬,但是北方的人們卻感覺像是進入了冬季。那么到底今年冬季是偏冷,還是偏暖呢?
有跡象已經出現了,可能今年的冬季要比很多人預期的更寒冷——凜冬將至!
1、夏季有多熱,冬季就有多冷。
2、“拉尼娜”現象以 大概率會回歸,更是為冬季的寒冷增添了一份可能。
3、極端天氣頻發,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民朋友都已經播種小麥或馬上開始播種小麥。針對今年冬季極有可能是寒冬的氣候狀況,農掌郎在此也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在今年的冬小麥種植管理上,一定要想方設法去培育御寒抗凍性較強的健壯苗,一定要加強麥田間的綜合管理來***做好小麥越冬前的低溫凍害防護工作,避免小麥越冬時因發生較重的低溫凍害而造成嚴重的減產損失。
大概率的寒冬對小麥的不利影響:
1、凍害風險:雖然小麥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極端低溫天氣仍可能導致小麥遭受凍害。凍害主要表現為小麥葉片萎縮、發紫,蕾薹脫落,部分長勢較弱的小麥甚至可能出現死苗現象。這會對小麥的產量造成直接影響。
2、生長緩慢:冷冬條件下,小麥的生長速度會相對較慢,這可能導致小麥在春季生長時群體偏小,難以形成高產。
3、管理難度增加:冷冬天氣對小麥的田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民需要采取更加精細的管理措施,如及時覆蓋秸稈和草木灰等防寒物資,以確保小麥安全越冬。
如何應對呢?
1、加強田間管理:農民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采取防寒防凍措施。例如,可以覆蓋秸稈和草木灰等防寒物資,以提高小麥的抗寒能力。
2、合理施肥澆水:在小麥生長過程中,農民應根據小麥的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合理施肥和澆水。這有助于小麥充分吸收養分和水分,提高小麥的抗寒能力和產量。
3、加強病蟲害防治:盡管冷冬可以顯著降低小麥病蟲害的發生程度,但農民仍應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采取噴灑農藥、設置誘蟲燈等措施,以確保小麥的健康生長。
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病蟲害怎么辦呢?農作物病蟲害識別的免費軟件農掌郎,它是由北京掌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識別農作物病蟲害的小程序,無需下載,使用方便。農掌郎,意為“農民拿在手里給農作物看病的郎中”。目前已涵蓋大田、蔬菜、瓜果作物、糧油作物、果樹、藥材、花卉及經濟作物等11大類科屬,涵蓋260多種作物,其中病害(含生理性病害與藥害)、蟲害、草害上萬種,識別準確率高達90%,全國用戶近10萬。
Copyright?2024-2025 掌郎網絡科技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RRZCMS 備案號:京ICP備17039052號